【成語名稱】:?畏首畏尾
【成語拼音】:?wèi shǒ wèi wěi
【成語出處】:?畏首畏尾,身其余幾? ——《左傳·文公十七年》
【成語解釋】:?前也怕,后也怕。比喻做事膽子小,顧慮多。畏:怕,懼。
【用法】:?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膽子小
【結構】:?聯合式
【相近詞】:?瞻前顧后、左顧右盼
【相反詞】:?無所畏懼、當機立斷
【押韻詞】:?觀山覽水、合不攏嘴、圖作不軌、瞞神嚇鬼、尺山寸水、驚神泣鬼、嗑牙料嘴、聽風聽水、不敢掠美、五講四美。
【年代】:?古代
【燈謎】:?不怕中間
【歇后語】:?前怕狼,后怕虎
【英文】:?flinch
【德語】:?übervorsichtig
【日文】:?肝(きも)っ玉(たま)が小さく,くよくよと考(かんが)える
【成語故事】:?春秋時期,鄭國出于晉國與楚國之間,晉楚爭霸經常打擊與拉攏鄭國。一次晉靈公召集小國開會,鄭穆公沒有去,晉靈公想出兵威脅,鄭公子歸生知道后給晉靈公寫信勸止,說:“畏首畏尾,身其余幾”,如果被逼無奈就投降楚國,兩國和談。
【成語示例】:?妹子平日但凡遇見吃酒行令,最是高興,從不畏首畏尾?! 濉だ钊暾洹剁R花緣》第八十四回
